StatefulWidget与State
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通过StatelessWidget介绍了Widget构建与渲染的过程,虽然StatefulWidget构建与渲染的过程与StatelessWidget基本一致,但是由于StatefulWidget是有状态的组建在更新构建过程上会有一点稍微的不同,今天我们就来看下StatefulWidget是如何更新Widget,以及它是如何触发界面变更的。
StatefulWidget
首先来看下StatefulWidget,它是一个抽象类,当然它十分的简单。它和StatelessWidget一样它只有两个方法,都有一个createElement的方法,但是和StatelessWidget不同的是,StatelessWidget可以直接通过build方法来构建Widget,但是StatefulWidget没有build方法,所以它只能使用State的build来构建Widget。
StatelessWidget源码
1 | abstract class StatelessWidget extends Widget { |
StatefulWidget源码
1 | abstract class StatefulWidget extends Widget { |
Element相关的东西我们前面已经讲过,今天就不在具体看了,下面我们来看看State是什么。
State生命周期
1 | abstract class State<T extends StatefulWidget> with Diagnosticable { |
StatefulWidget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:
- 初始化:插入渲染树,这一阶段涉及的生命周期函数主要有createState、initState、didChangeDependencies和build。
- 运行中:在渲染树中存在,这一阶段涉及的生命周期函数主要有didUpdateWidget和build。
- 销毁:从渲染树中移除,此阶段涉及的生命周期函数主要有deactivate和dispose。
具体的声明周期调用过程如下:
我们还是用一个小例子来看下今天的例子
定义两个界面,第一个界面有一个StatefulWidget我们点击列表后触发setState方法进入第二个界面,第二个界面同样是一个StatefulWidget,为了直观的观察有状态组建的生命周期,我们给State给个阶段都打了个log。如“page1 initState”
首先第一次进入第一个界面会打印
1 | I/flutter (26863): page1 initState |
当我们进入第二个界面时
1 | I/flutter (26863): page2 initState |
当我们从第二个界面返回时
1 | I/flutter (26863): page2 deactivate |
最后我们在第一个界面尝试下热更新
1 | I/flutter (26863): page1 reassemble |
下面是相关生命周期的调用次数
生命周期 | 调用次数 | 调用时间 |
---|---|---|
createState | 1 | 组件创建时 |
initState | 1 | 组件创建时 |
didChangeDependencies | >=1 | 组件创建或状态发生变化 |
build | >=1 | 组件创建或UI重新渲染 |
didUpdateWidget | >=1 | 组件创建或UI重新渲染 |
deactivate | >=1 | State对象将要移除时 |
dispose | 1 | state对象被销毁 |
通常情况下,我们可以在initState方法中做一些初始化工作,然后在dispose方法中做一些销毁工作。
setState如何触发界面变更
在前面很多例子中我们多次使用到setState方法,来更新Element中的数据,每次当每次数据变更时我们触发setState方法,紧接着界面就跟着变化了,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setState触发了界面的刷新,但是setState到底有什么魔法可以触发界面重构与刷新呢?接下来我们就开具体看下。
在开始了解setState方法之前我们还需要来了解下一个枚举类_StateLifecycle,它是flutter中的一个私有类,用来表示State的生命周期。
1 | enum _StateLifecycle { |
- created表示State 的Create和方法已经执行,State.initState正在进行执行
- initialized表示State.initState已经执行,State.didChangeDependencies方法正在执行
- ready表示State已经完成构建
- defunct表示State.dispose方法已经执行,State即将销毁
好了,了解完了State的生命周期,我们接着去看setState方法。
1 | void setState(VoidCallback fn) { |
首先setState方法需要传入一个类型为VoidCallback的参数,其实就是一个匿名参数而异。
1 | typedef VoidCallback = void Function(); |
所以现在你对这种写法是不是就不那么陌生了?
1 | setState(() { |
setState方法的执行流程:
- 判断函数体是否为空,为空则不继续执行
- 首先判断state生命周期的状态,如果是defunct状态就抛异常
- 然后判断state状态如果是created而且此时的Element不为空(mounte实际上就是表示Element的状态)
- 执行传入的函数体
- 判断函数体返回是不是一个Future,如果是就抛异常提示处理
- 调用Element的markNeedsBuild方法
0上面的1-5步流程都非常的简单,在弟6步调用markNeedsBuild方法。
1 | void markNeedsBuild() { |
在markNeedsBuild方法中会经过一系列的判断,来判断当前是否需要重新构建Widget。在最后标记当前_dirty为true,并且调用scheduleBuildFor来重新构建Wdiget。
而scheduleBuildFor最终会调用onBuildScheduled来通知每个Element去构建Widget。
小结
StatefulWidget是由状态组建,我们可以使用setState方法来重新构建组建
StatefulWidget的Wdiget是通过State的Build方法构建的
setState方法将要重新构建的Element标记为duty然后通过scheduleBuildFor来重新构建Wdiget
若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击上方按钮对我打赏
打赏请备注姓名或者昵称,方便我后期统计哦
关注公众号,及时查阅最新文章